市政府关于印发《常熟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常政发〔2022〕22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虞山高新区(筹)、服装城管委会,市各委办局、直属单位(公司):
经市委第40次常委会和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常熟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熟市人民政府
2022年9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常熟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为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苏州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常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常熟教育实际,特制定本规划,明确教育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为“十四五”期间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一、“十三五”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三五”以来,常熟认真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统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教育现代化综合实力保持全省前列,为“十四五”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新突破。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残障儿童入园率达100%;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73.69%;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70%;老年教育普及率达36%;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31%;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15.72年。以较好成绩通过省政府县市教育工作综合督导,特殊教育《融合教育背景下县域“特教班”运行模式的研究》荣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成功创建省社区教育示范区,顺利通过全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省级考核评估。
2.优质资源比例呈现新提升。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206.65亿元,其中财政教育支出202.52亿元。高标准、高质量新建、改扩建后竣工投用的城乡学校达47所。公办省优质园比例达98.08%。普通高中四星级比例达75%。加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推进力度,实现省示范校、特色校全覆盖。实施新市民子弟学校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和提档升级工程,新市民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有效提升。推进社区教育各类创建,构建了覆盖城乡的优质社区教育资源。
3.教师整体素质达到新高度。全市有省特级教师15名,教授级高级教师14名,姑苏教育领军人才12名,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30名,姑苏教育拔尖人才38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216名;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比例98.99%,小学专任教师本科率87.78%,初中专任教师本科率97.59%,高中段专任教师研究生率(含在读)21.55%;常熟市教学能手以上骨干教师4481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2.34%。
4.国际化信息化展示新亮点。常熟世联学校面向全球招生,有效提升了常熟教育国际化水平。有国际友好学校的公办中小学40所,比例达41.67%。常熟理工学院与多所境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建成了资源共建共享、运行高效稳定的在线学习平台,贯通线上线下与课内外网络学习平台,实现名师在线答疑、名师互动课堂、名师点播课堂、家长课堂等教育教学服务功能;高标准班班通比例达85%;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教师、学生信息素养不断提升。荣获国家、省、苏州市级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类评比一、二等奖80多项。
5.各项教育改革获得新成效。教育部门统筹、属地落实责任的工作机制得以强化,改革管理机制、保障教育公平得以彰显,深化义务教育学校办学绩效绿色评价,深化集团办学,优化初中指标生分配升学,实施新市民子女积分入学管理。深化“县管校聘”制度,建立新教师预分配和服务期制度、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招聘“备案制”教师,有效缓解师资紧缺压力。
我市教育事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从全市教育发展整体看,城乡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城镇化发展和人口格局转折性变化,对教育资源配置提出更高要求;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和教育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从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看,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突破优质师资配置不均衡瓶颈;普通高中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职业教育匹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建设能力还需提升;地方高校在应用性、工艺性、实践性方面课程开设不足,未能完全匹配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社会教育仍相对薄弱,终身教育体系尚待完善。从教育内涵发展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较缓;在全国、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名教师、名校长队伍建设需加大力度;受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素质教育实施水平还需着力提高。
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更加准确把握聚焦教育发展的紧迫性问题、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构建与常熟城市发展相适应的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
二、“十四五”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考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战略,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优化教育结构体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均衡的教育,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为常熟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主体,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着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美好生活奠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以教师为主体,强化人力资源和教师队伍是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关键要素的理念。
推进教育公平。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科学配置区域教育资源,巩固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更加重视教育过程公平,关注弱势群体,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聚焦教育质量。坚持把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根本任务,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深化教育结构性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深化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与多样化发展,构建开放共享、多元参与的教育体系,为所有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可选择的教育服务。
提升服务能力。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以提升知识创新、知识服务水平和人才适应性为重点,加快完善引导和服务机制,激发学习者和教育领域创新创业潜力,健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全力推进教育、人才、产业精准对接,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建设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探索创新发展。坚持深化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完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发挥改革开放优势,畅通教育合作渠道,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努力争当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和先行者。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教育发展规模、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基础教育普及质量和教育质量、职业教育技能技术人才培养能力、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努力将常熟建设成为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先行示范市,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市,学风浓郁活力充沛的终身学习市,为常熟建设更高品质的“江南福地”作出更大的教育贡献。
“十四五”期间常熟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
指 标 |
2020年 |
2025年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
100 |
100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100 |
100 |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100 |
100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75.3 |
80 |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 |
79.1 |
85 |
老年教育普及率(%) |
39.7 |
55 |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5.8 |
16.2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1.8 |
12.5 |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
32.0 |
35 |
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 |
100 |
100 |
达到省定优秀标准的各级各类学校比例(%) |
90 |
95 |
省公办四星级普通高中占比(%) |
75 |
87.5 |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监测监测点80%达标学校占比(%) |
100 |
100 |
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 |
100 |
100 |
社会、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 |
92 |
95 |
学校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 |
92 |
95 |
三、“十四五”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立德树人:五育并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融合发展育人体系,更加注重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成人成才和人生出彩奠定坚实基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提升学生品德修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防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法治教育、挫折教育。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强化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整体推进课程思政与学科德育,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思政示范课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持续加强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等德育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批骨干班主任和德育名师,提高德育工作专业化水平。
2.提升学生学习素养。秉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有本课堂”研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选学课程,形成支撑学生终身发展与适应时代要求的核心素养区域表达。深入推进教与学的方式变革,促进学科深度融合,探索实施跨学科学习。强化课程育人功能,实施教师育人能力提升计划。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能力层级、心智模式、科学素养、创新素养等的新需求,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及筹划未来的能力。到2025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优秀比例持续提升,高考质量再攀新高。
3.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全面改进和加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程,推动每名学生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场馆及器材配备,多渠道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完善体育评价机制。加强体育教科研工作,探索体育活动与课后服务的有效衔接,切实保障学生校内校外的体育活动各1小时。发挥体育和教育资源优势,深化推进体教融合,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强化体育教学训练,完善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推进青少年“5621”计划,全面提升学校体育综合育人能力。大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完善学生健康档案,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干预机制,明显降低肥胖率、近视率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的发生比例。到2025年,新增5-6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2-3所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幼儿园)。
4.提升学生美育素养。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教育各学段全领域。丰富艺术实践活动,推进高雅艺术、戏曲、非遗等文化活动进校园,努力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推进美育评价改革,探索美育信息化建设,助力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加快艺术学科创新发展,成立全市学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筹社会美育资源,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学校美育育人服务,提升学生综合审美水平。到2025年,建设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1所以上,培育美育骨干名师3-5位。
5.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劳动观念和精神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要在学科课程与指导课程、实践基地与专用室场、教师专业培训与指导家长以及学生参与实践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实施劳动教育三个“百千万”工程。聚力打造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体系,规范与创新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开展方式,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注重实践体验与育人实效,构建具有常熟特色,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体系。开展劳动教育评价,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及时评价,并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每所中小学校至少建成劳动实践教室1间,每年评选百节劳动教育优课和学科融合优课,3年对千名以上教师进行劳动教育专业培训,确保每年有万人次以上学生参与综合实践基地开展的劳动实践教育,3年对万名以上家长开展家庭劳动教育指导。
6.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重视未成年人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健全经费投入和部门联动机制,优化未成年人学校保护体系。配备覆盖全学段的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健全以预防、咨询为主的学校心理辅导机制和以诊断、干预为主的医疗机构心理治疗机制、心理服务渠道,构建“医教结合”的贯通“教育—咨询—治疗”的绿色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整合家委会、家长学校等资源,构建广覆盖、有质量的家访工作格局,鼓励发动老教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支持和服务,引导、帮助家长履行好家庭教育责任。家校协同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工作。探索实践学生、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培养机制,将社会情感能力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到2025年,全市中小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每年完成职后专题培训不低于40学时。
(二)教师队伍:德技并修
1.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务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首要条件,将师德师风培训学时作为教师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硬指标”,新教师上岗培训中师德模块不少于20个学时,其他教师每年师德培训不少于15个学时。健全师德先进激励机制,大力表彰、宣传“四有”好教师,针对教育系统拔尖人才、师德楷模、从教三十年教师以及长期在乡镇从教的教师等,建立常熟教师荣誉制度,颁发荣誉证书,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深化师德“五不准”,健全师德惩处问责通报制度。将师德考评结果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等密切挂钩。推进“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到2025年,遴选建设“四有”好教师市级重点培育团队不少于30个,苏州市及省级重点培育团队不少于15个。
2.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深化全员岗位聘任,加大区域教师流动力度,力争每年流动占应流动教师总数的10%以上。破解城乡学校教师需求数量此消彼长难题,以“区域统筹、优化结构、分类实施、有序流动”为原则,推动本市教育人力资源有效整合、科学配置、有序流动,增强教师的岗位责任意识,激发主动作为活力,全面激活每一位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准入、招聘、交流和退出机制。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健全校级领导交流轮岗制度,完善教师交流支教制度,统筹各校岗位和奖励性绩效。改革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创新教师培养机制,科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增强农村教师培训时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在职称晋升、骨干评审、评优评先等工作中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同时,提高“农村交流支教”“农村工作经历”等要求在评审中的权重。
3.加大人才引育支持力度。加强优秀人才引进和使用。面向全国引进特级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模范教师等高端教育人才,并做好工作机制配套,扩大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发挥本市教育名家、教育领军人才、教育拔尖人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高端人才作用,依托名师工作室,以点带面,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引进青年人才,把好新教师入口关,面向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全日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届毕业生群体选聘教师。加大优秀人才奖励力度。积极落实《常熟市“昆承英才”教育人才计划实施细则》,扩大人才激励受益群体,履职要求,切实提高教育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到2025年,全市特级教师达20名,姑苏教育人才、苏州市名教师达120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达360名。
4.推动教师管理改革增效。加大青年干部培养力度,遴选青年才俊,开展后备干部培训。完善校级实职岗位挂职培养方式,实施年轻干部党务、行政“双重”锻炼。进一步加强校(园)长培训,提升校(园)长办学理念,提高校(园)长管理能力。精心设计各类培训内容和方式,重视理论深入研讨、案例分析与设计、区域内外跟岗学习、外出考察观摩等。建立干部资源库,加强干部梯队建设,推进年轻干部蓄水池项目,实施跟踪培养。实施“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全员育德能力提升计划,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包括“课堂领航”工程),教育教学专项能力提升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家庭教育指导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计划,新课程新教材(双新)实施能力提升计划,教师教科研能力培育专项计划等。
(三)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1.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全面落实江苏省《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意见》,牢牢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到2025年,实现按人口数配置学前资源,形成公办为主、非营利民办为辅的学前教育体系。实现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10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以上,省市优质园覆盖率达90%以上的目标。建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政策体系,达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学前教育管理、强化学前教育政策与经费支持、建立学前教育年度专项督导机制、实行教研指导和培训责任区制度,提高园所管理质量、教师综合素养、课程实施能力。坚持游戏为基本活动,推进科学保教,坚决杜绝“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高质量建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为抓手,加快优化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配置步伐,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和帮扶力度,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到2025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优秀比例持续提升。扩大名校优质资源辐射力度,健全共享、扶持、交流机制,实现集团办学区域全覆盖。开展中小学课程基地项目、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建设一批省市级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品牌项目,大力推动学校课堂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通过放大公办学校吸纳量、增加公办学位供给、政府购买新市民子弟学校学位等方式,推动义务教育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支持优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健康发展、特色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教育需求,实现以公办为主、优质民办为补充的义务教育发展格局,确保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压减到5%以内。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健全课后服务保障机制,推进课后服务全覆盖上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3.推进普高教育特色多样发展。加大普通高中学校资源供给,引进优质民办普通高中。转变育人模式,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变革教学组织形式,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发挥优质高中示范引领作用,放大优质普高资源,力争新创建2所省四星级普高。推进高中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型,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教育,健全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支持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继续推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建立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学科联盟,深入实施品格提升工程,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全面落实规划纲要要求,对标高标准、优水平,找准定位、找准目标,努力打造理念新、师资强、课程优、管理精、质量高、特色明、声誉好的高品质高中。加强高中与高校的培养衔接,扩大考生与高校的双向选择。
4.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构建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特互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推动实现特殊教育全服务。巩固提高适龄特殊教育需要少儿15年免费教育普及水平,确保特殊群体入学机会公平和教育过程公平。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全市各校(园)资源中心覆盖率与使用率力争达100%,并从校内实现向社会拓展,传播特殊教育大融合理念。加强残障儿童早期诊断,完善残障儿童发现、安置、干预的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完善职高段融合教育三种类型六种模式;全面实施个别化教育,推进类别化、精细化教育,建立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追踪机制,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
(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1.健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重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与省、苏州市共建,拓展职业教育招生范围和对象,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加强与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衔接,深化实施中职本科3+4分段培养、中职高职3+3分段培养,建设一批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示范专业。建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层次健全,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贯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满足人才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青少年成功成才提供多样化的选择,逐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提升,加快推进职教中心校创建独立设置五年制高职院校。加快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在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设立“苏州技师学院常熟办学点”,开设五年制高级技工班,同时鼓励中专学生毕业后就读高级技工班,引入3+2(中专3+高技2)职技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深化与常理工校地合作,加速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
2.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加强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战略研究。密切产学研合作,走内涵发展道路,为行业企业创新发展服务。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制度设计,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长效发展机制。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等项目培育建设,推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政策的落实,营造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引导行业部门和组织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指导,在主要领域成立一批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动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以专业为依托,围绕人才培养、招生就业、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深入合作,优化人才供给结构,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建设一批优秀企业学院,完善常熟市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高校科研和社会需求的联动,积极参与共建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和苏州市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成果转化率。积极争创产教融合企业、产教融合行业。
3.提升职教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严格按照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来开展专业建设,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初步形成政府引导、区校一体、校企融合的常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推行“1+X”证书试点制度,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整合教学内容,修订教学标准,不断推进试点专业“1”和“X”证书有机衔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十四五”期间,全市职业学校建设15个现代化实训基地,培养15000名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1.支持常熟理工学院建设。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支持常熟理工学院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全面培育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支持常熟理工学院与地方中高职校共建、推进实训联合体建设,发挥人才培养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
2.加强大学科技(创)园建设。加强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科创园建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在常熟分支机构的发展水平;加快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研究性人才,提升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科创园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推进知识与资本、科技与项目的有效对接,为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提高教育贡献度。
(六)终身教育:便捷多元
1.完善终身学习机制。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功能,依托常熟市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发挥各部门、单位自身优势,统筹协调全市各类社会资源参与社会教育,实现部门联动、资源共享,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良好学习环境。健全以常熟开放大学为龙头、以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主体、以村(居)市民学校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鼓励相关社会组织、专业团体、民办机构以及热心公益人士参与终身教育项目活动,扩大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网络。积极开展普通话推广、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拓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途径,深化实施常熟方言保护工程。
2.丰富社区教育资源。依托常熟开放大学和各社区教育中心,整合高校、职业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学历继续教育、技能提升培训。到2025年,全市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85%以上;利用社会资源推进城乡老年教育,老年教育普及率达55%以上。组织实施各类社区教育项目,整合资源,建设市民游学基地、学习体验基地、优质项目化基地,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推进“智慧助老”工程,积极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培训。加强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建设,以“常熟学习在线”网站为依托,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充实线上学习资源,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立体式社区学习网络。
3.提升终身教育水平。加强社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改善社区教育机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力量,提升办学水平,创建一批苏州市示范性社区教育中心,组建一批苏州市社区教育优秀团队,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区教育品牌项目。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开展优秀学习项目、百姓学习之星等评选,培育学习型先进组织和个人。
(七)教育合作:开放融通
1.加快推进长三角教育联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协同扩大优质教育供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效提升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结对共建素质教育示范样本。深化常熟和上海市金山区建立“金常”教育合作机制,借鉴上海金山区“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基础教育模式,形成多学段学校结对互访、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机制,加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长三角地区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进一步建立师资人才培养协作关系,借力区域资源推进学校高质量精致化建设,鼓励学校与长三角名校开展牵手帮扶,探索校长和教师交流合作,师资引进与培养等机制。积极参与长三角中小学德育工作联盟、长三角家校合作与指导联盟工作。加强与长三角优质职教资源对接合作,推进滨江职校与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上海发那科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积极开发与长三角地区职业院校、企业的合作新项目。
2.推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坚持扎根中国办教育的前提下,面向世界,融通中外,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加强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支持中小学校、职业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教育交流合作。深入推进与友好城市、友好学校的教育国际交流。加强职业学校与外企深度合作,推进双元制教育本土化。推进职业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科学实施引智培训,支持骨干教师、优秀校长参加国外研修。提升涉外教育服务水平,依法依规做好教育涉外活动监管工作。支持常熟世联学校放大办学效应、实施延伸办学。支持整合国际课程和国内课程,选派区域优秀教师开展线上活动,促进汉语文化、地域文化和各国文化交流。支持搭建该校学生开展区域志愿者实践活动平台,落实各项活动保障。多渠道多形式推介常熟世联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成果,提升学校办学影响力。依靠“UWC+”平台,引进优秀教育资源,吸引人才来常。
3.增进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学生。培育学生文化自信,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支持中小学校接待友好城市、友好学校的青少年学生,体验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国际间青少年的对话与沟通。鼓励中小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国际交流,促进合作共赢,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鼓励学校立足课堂,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学科渗透教学。鼓励学校开发面向全体学生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鼓励学校培育“一校一品”教育对外合作交流项目。
(八)教育资源:提质扩容
1.持续优化资源建设布局。协调建立科学高效的跨部门协同机制,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分工联动、精准施策,补齐短板、打牢基础,全力破解资源建设中遇到的土地资源供给、规划落实、资金筹措等重难点问题,切实保障资源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扩大增量教育资源供给,科学制定并动态调整学校布局规划,因地制宜确定新建改扩建学校任务,确保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数量充足。优化存量教育资源配置,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促进基础教育质量共同提高。
2.提高现代教育装备水平。开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装备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装备、现代技术和教育教学“建配管用研”融合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应用先进教育装备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创新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工作,开展实践教学系列活动,构建教育装备现代化服务保障体系,加强中小学教师装备应用能力和管理人员岗位能力建设,加强特色装备室场建设。到2025年,中小学教学装备标准配备率达100%,力争95%以上的学校达到省教育装备一类标准。
3.提升数字赋能教育能力。夯实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千兆光纤、5G、WiFi等新型基础设施部署,提升教育网络、智能终端、智慧教室建设水平。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学校终端硬件智能化提升。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江苏智慧教育平台为基础,探索创新常熟智慧教育云平台数字资源供给模式,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丰富教学管理及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提升数字教育服务能力,赋能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做好苏州线上教育常熟中心及云上教育同城帮扶项目运维工作,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大力推进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和苏州市四星级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发挥信息化“工具箱”作用,深化智慧教学、智慧资源、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开展智能助教、智能学伴等教学应用,实现创新赋能、应用驱动。到2025年,苏州市三星级智慧校园力争公办学校全覆盖,苏州市四星级智慧校园数量不低于20%,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数量不低于60%。
(九)教育服务:暖心适切
1.推动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建立政府指导、部门联动、学校主体、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全面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全力提升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质量。持续扩大课后服务范围,确保全市中小学校和有需要的学生100%覆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要求、学校实际和特色建设等情况,分年级、分层次、系统性、个性化统筹开设课后服务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积极拓展校外渠道,充分利用好素质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站、乡村“复兴少年宫”等校外资源,强化资源统筹和平台建设,将课后服务内容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
2.促进教育惠企融通赋能。充分发挥行业专业优势和教育党建优势,助力企业纾解困难,推动惠企政策落地生效。设立和完善人才专窗和绿色通道,持续办好“引进人才子女入学”一件事,本科、高技能人才及企业引进的各类技术工人随迁子女通过落实公办教育或以政府购买学位方式“百分百”解决入读义务教育学校,符合条件的人才子女“百分百”优先保障各学段公办学校。支持职业学校广泛开展技能和职业培训,每年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到2025年,新建技术水平国内一流、产学研一体的现代化公共实训基地15个,全市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度显著提升。
3.维护校园安全和谐稳定。落实校园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强化部门协同,突出校地联动,全面提升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水平。深化平安校园和智慧安防校园建设,加大安全设施、人员配置力度,依托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和处置体系,推进校园安全治理智能化、网格化、标准化、系统化。加强对校园食品、卫生、危化品、校车等全过程、全链条管控,完善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体系,筑牢各类传染病疫情向学校扩散蔓延防线。加快学校安全宣教课程体系建设,丰富教育内容,拓宽学习渠道,探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完善校园安全培训工作,提升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到2025年,全市学校智慧安防校园建成达标率达到100%,挂牌成立安全教育综合性体验场馆5个,不断提升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十)教育治理:依法依规
1.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推进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完善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制度,实行差别化扶持。推动民办学校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办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公有主体参与办学,强化党建、课程、教学、招生、财务、收费等各项监管,引导民办学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到2025年,基本形成民办教育办学规模合理、规范化管理和高质量办学相得益彰的民办教育新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2.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全面落实“双减”要求,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大幅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建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从业人员资质、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双减”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强化部门联动,加大对违法违规培训行为的查处力度,健全完善校外培训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制度,落实学科类培训机构政府指导价,确立收费公示、监督机制,推行示范合同文本,促进校外培训规范有序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3.优化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并依据国家标准逐步向幼小初高贯通延伸。围绕学生、家庭、教师和学校四个层面,开展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实现基于监测大数据的区域教育生态健康体检。积极运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的监测数据分析系统、标准化的教育生态健康数据库、可视化的教育生态健康展示平台。积极推进基于监测大数据的教育评价改革实践,强化监测结果的价值引领、诊断预警和决策参考功能,推动区域和学校构建基于监测数据的自我诊断和自主改进机制。
(十一)教育改革:全面深化
1.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总体方案》和省实施方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引导与激励、诊断与反馈、纠正与改进等独特作用,推动形成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改革学校发展评价,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点评价学校落实党的全面领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依法治校办学、维护安全稳定情况,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推动科学规范办学。改革教师发展评价,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完善各级各类教师分类评价考核办法,优化工作实绩考核评价,着力落实教书育人责任使命。改革学生发展评价,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决克服“唯分数论”倾向,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健全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着力落实全面发展成长机制,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用人导向,建立完善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人才储备培养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岗位职责,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保障机制。
2.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建成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现代考试招生制度。坚持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深入实施新市民子女积分入学管理。推行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中考招生办法,严格落实普高指标生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政策。以国家高考改革为统领,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加快落实中职毕业生注册进入高职院校的学习制度,中职教育与技工技师教育融合制度,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成才立交桥”。
3.深化教育督导机制改革。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更好发挥督导在监督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和学校规范办学中的作用,完善区域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发挥好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建立健全成员单位沟通联络机制,努力形成上下联动、统一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完善中小幼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机制,优化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常性督导、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和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价,逐步形成以督导评价推动学校管理创新、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服务常熟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加强对民办学校的全方位督导,指导学校建立自我督导体系。落实好督学配备比例要求,择优选聘督学,加强教育督导专业化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教育督导问责办法》,提高教育督导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教育督导结果运用。
四、“十四五”期间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发展合力
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领导与决策、考核与问责机制。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教育优先发展的第一责任人,要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着力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发改、财政、资规、住建、公安、编办、人社等部门要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在各项工作中充分体现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各级各类学校要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认真制定自身发展规划方案。
(二)加大财政投入,强化经费保障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优化教育经费投入和支出结构,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完善公共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努力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加强学校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学校财务管理,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
(三)加强党的建设,强化组织保障
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完善各级党委和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和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积极稳妥推动在中小学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进实施政治建设“领航行动”、思想建设“铸魂行动”、组织建设“强基行动”、作风建设“攻坚行动”、队伍建设“筑峰行动”和统战群团“聚力行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学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积极打造“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认真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健全学校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加快推进教育行政部门政务和学校校务公开,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政治保证。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推进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加强学校教代会、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以党群共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四)推进依法治教,强化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工作。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实施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提高教育决策质量和效率。完善教育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托大数据技术,加强智慧教育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遵循法定职权与程序,确保教育法律和政策有效实施,全面保障受教育权高质量高水平实现。改革教育治理体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落实普法责任制“三单两书”制度,加强宪法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全面提高领导干部、教育执法人员、学校领导、教职员工的法治意识与能力,完善中小学法治知识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素养。
(五)营造良好氛围,强化舆论保障
重视教育宣传,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加强对常熟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宣传,动员全社会进一步理解关心支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充分尊重基层学校的首创精神,加强宣传改革发展先行学校的成功经验,鼓励锐意进取、先行先试,有效推动面上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加强教育安全工作宣传,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安全管理,继续改善安全设施条件,强化学校保卫机构和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健全多部门合作的校园安全责任制,健全校园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学校长期安全稳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教育政策解读和舆情分析,注重对重点热点问题的有效引导,营造更利于教育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