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2011-01-11 00:00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1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市长惠建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常熟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及“十一五”发展简要回顾

2010年,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我们在中共常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强投入促转型、重民生促和谐”主线,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步伐,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坚持强投入、促转型,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2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09亿元,同比增长28.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0亿元,同比增长21.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亿元,同比增长18.2%。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位居“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第一名,荣获《福布斯》杂志“2010年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二名。

农业农村发展成绩喜人。农业生产获得全面丰收,水稻单产实现历史性突破。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董浜万亩蔬菜基地节水灌溉远程监控系统正式投用,沙家浜渔业科技产业园形象初显。高效农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高效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7.7%,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4万亩,其中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3万亩。水稻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增规模经营土地流转面积11万亩,累计近20万亩。中心粮库(储备库)开工建设,练塘、大义骨干库完成主体工程。农业科研创新成果丰硕,水稻新品种常优5号通过国家级审定。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科技部命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得到加强,地产农产品抽检合格率100%。出台新建农机场库区域布点规划,保障农机存放安全。秸秆禁烧工作成效明显,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蒋巷村被命名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村、生态观光农业示范点和绿色食品示范基地。村企挂钩合作扎实推进,村级经济得到发展,全市村级可支配收入超过7亿元,增长15%。

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技改投入1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8%和30%。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3650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78.4%。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五大新兴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占全部工业投入42.9%;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072亿元,占规模以上比重37.5%,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轻纺、服装、冶金、化工、造纸等五大传统产业加快提升。加快实施经济跨越发展行动计划和“1126”计划,苏南重工、亨通光电、三一重工、中交盾构机、腾晖电力、阿科玛、长春化工等一批重点项目推进顺利,累计形成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2家、超50亿元企业4家、超10亿元企业30家。积极化解项目用地瓶颈,落实“点供”指标1530.6亩。顺利通过2009年度土地卫星遥感监测图片执法检查。新办私营企业3122家,其中注册资本超千万元的企业241家;民营经济累计注册资本达到739.7亿元,继续位居全省前列;4家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新增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中国驰名商标2件、江苏省著名商标10件、江苏名牌产品8件。资本市场“常熟板块”不断壮大,发审过会1家,在会企业2家,待报会企业和辅导期企业5家。风范电力、棉纺公司等企业成功实施兼并重组。承办首届国际纺织业常熟绿色峰会。我市被复评为中国休闲服装名城和纺织产业基地市,虞山镇等8个镇被复评为中国服装名镇。

服务业水平加速提升。服务业总投资198.5亿元,同比增长21.7%;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07亿元,同比增长17%,占GDP比重41.8%。丰田物流一期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竣工。制造业企业非核心业务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新分设服务业企业10家。出台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在全省同类城市中率先成为规划、政策、资金“三到位”城市;赴深圳开展文化产业招商,签约项目15个;命名首批5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商品市场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16%;服装城实现市场成交额650亿元,创建国家诚信市场标准体系作为“常熟经验”在全国推广,被评为全国纺织系统先进集体。虞山镇荣获中国商业名镇,虞景文华广场被命名为中国特色商业街,星海社区被评为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金融业平稳运行,新增人民币贷款230亿元,存贷比比上年末提高5个百分点。三井住友银行常熟支行、苏州常熟建信村镇银行开业,宁波银行常熟支行筹建,3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农商行新增5家异地支行,组建地市级恩施州村镇银行;4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成立;市国发创业投资公司、中科东南股权投资基金、康博沿江创投中心等一批创投公司正式运作。完成全市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面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赴台湾、香港及浙、皖等地开展旅游推介,取得明显成效。成功举办第五届沙家浜旅游节、上海世博会常熟主题周等活动。昆承湖景区对外开放;尚湖获评中国十大魅力休闲旅游湖泊;沙家浜风景区被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和全省首批自驾游基地;中国影协江南影视基地落户虞山尚湖;蒋巷村成功创建江苏省十大明星乡村旅游区暨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全年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接待游客超过1500万人次,实现三年翻一番目标,荣获品牌中国(县域旅游)十大品牌目的地称号。

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对外开放不断拓展。新增注册外资20.9亿美元、到帐外资8.6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6.8%和6.6%。UPM增资、丰田汽车研发中心等一批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获批,奇瑞量子整车项目顺利推进;五大新兴产业新批外资项目占比达44.4%。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家、外资研发机构2家,住友橡胶中国总部落户我市。“两区两园”新增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分别占全市的89.2%和81.2%,新增投入、产出分别占全市的65%和45%,主体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常熟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B区通过国家九部委联合验收封关运作,高新技术产业园建成全省首个出口IT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新材料产业园跻身全省首批科技产业园行列。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62亿美元,其中出口108亿美元、进口54亿美元,均为历史最高水平。新办境外投资企业12家,中方境外协议投资额4204万美元;新签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额800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730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7%和26.2%。完成软件和服务外包合同额6147万美元、离岸执行额335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8.9%和63.4%;东南开发区被评为中国服务外包最佳园区十强。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5040万吨。常熟港东港区码头启动建设;长江常熟航道管理处批准设立;电子口岸一期项目上线试运行。

各项改革持续深化。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调整、归并部门行政许可职能,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行政许可事项进驻率达9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设立碧溪新区,实行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碧溪区域一体化管理;梅李镇被确定为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企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完成镇水利站事企脱钩、企业改制,启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三大市级国资公司组建完成并投入运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全面清理,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工作进展顺利。农村住宅置换商品房有序推进,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投资发展公司组建成立,银团授信100亿元意向签约。全面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融合,做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各项准备工作。

科技创新有效加强。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环节,着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被确认为全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重新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19家、省软件企业7家、省民营科技企业76家;新增省自主创新产品22只、省高新产品113只、省软件产品37只;新增国家级、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新增省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3个。全市83.2%的本土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开关制造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6%,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28%。产学研合作纵深发展,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00项;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研究生院常熟分院建成投用;中关村科技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江苏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签约落户。常熟大学科技园成为全国县级市首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被授予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实习基地,累计入驻企业103家;常熟科创园累计入园创业项目27个,引进大学研究院8家。政策扶持向发明专利倾斜,全年授权专利4300件,其中发明专利250件,同比分别增长48%和56%;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参与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53项。出台《常熟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启动人才引进培养“双百双千计划”和建设人才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命名第一批12个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圆满承办海外华人华侨高层次人才江苏行苏州站、国际精英周创新创业合作洽谈会常熟分会场活动,合计签约项目57个、注册落户项目18个。“赢在常熟——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取得圆满成功,引进人才47名、签约落户高新项目9个。

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成果通过论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1~2020)大纲编制顺利完成,各镇总体规划修编和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加快推进。沪通铁路常熟站区域片区规划和对接沿江、通苏嘉城际铁路前期规划加紧编制。县南街、琴湖片区综合改造全面实施。江南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二期、青少年活动中心启动建设;完成48.8万平方米老住宅小区综合改造;编制完成农村住宅置换商品房三年专项规划,首期87万平方米的置换房小区开工建设。完善城市综合交通、镇村道路系统规划,沿江开发高等级公路常熟段、虞东公路、支何东线先导段、224省道常熟南段、海虞北路延伸段等工程竣工,三环路快速化改造先导段、支梅公路改建、董徐线改建、冶压线、福谢线改造以及羊辛线、车邓线等道路黑色化工程开工建设,新建、改扩建镇村公路70公里。农村客运站全部建成投用,新建城乡公交候车亭104个。开通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古里镇区域公交,3个公交枢纽站投入使用。500千伏常熟南变电站启动建设,220千伏董浜变增容、110千伏芦荡变等8个输变电工程投用。完成自来水农网改造80公里;延伸天然气管网222.5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1.25万户。海洋泾引排综合整治工程放水投用;省重点水利项目走马塘工程建设推进顺利;福山水道南岸边滩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启动。疏浚河道265万土方,农桥改造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生态环境继续优化。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实施《常熟市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区。深化太湖、阳澄湖、望虞河水污染防治,流域环境大幅改善。继续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工作,对年排放COD5吨以上的企业启动试点工作。科学调节“节能减排”用电,集中开展“六小一无”行业专项整治,全面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分类管理,完成COD、二氧化硫年度减排任务,城区25平方公里基本建成禁煤区。周行、辛庄生活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新增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45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0%,被列为全国首个村镇污水治理县域综合示范区。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完成前期工作,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投用2座。重点实施城中村、国省市道沿线和高速道口周边环境整治,城乡大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完成海虞北路延伸段、虞东公路古里至董浜段、香山北路等城乡道路增绿补绿,建成漕泾、香山、金枫绿地,新建绿化面积超2万亩。昆承湖、南湖生态修复加快实施。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5。

城市管理纵深推进。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出台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的工作意见,明确落实属地政府监管职责。数字化城管一期城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成试运行,二期市级平台进入系统集成阶段。在闽江、虞园、北门社区开展城市管理向社区延伸试点工作。加强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启动城区私房预拆迁,“琴湖家园”等动迁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强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占地7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场建成投用,城区建筑垃圾初步实现集中堆放、统一管理。加强城区户外广告管理,完成专项规划编制,启动重点路段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专项整治。完成城乡集贸市场升级改造45家,改造面积5.4万平方米。

坚持重民生、促和谐,群众生活更加安康。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抓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2.28%。城保扩面有序推进,新增农保转城保4.98万人。户籍劳动力养老保险覆盖率、养老保障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70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2.2%。举行“2010同在阳光下”慈善募捐活动;全面提高五类困难群体生活救助标准,全年救助各类对象近5万人次,发放救助金9000万元。全年新增养老床位1200张,积极推行新型居家养老模式试点。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经济适用住房“金枫家园”交付使用,人才安居工程开工建设;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3.3万人,发放个人住房贷款5.1亿元。制定《常熟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常熟理工学院东南校区、浒浦高级中学建成投用,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支塘中心小学顺利封顶;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市医疗急救中心建成投用;设立市医学检验所,实行公立医学检验资源集中统一管理;被命名为省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市。文艺创作喜获丰收,舞蹈《姑苏井》、锡剧小戏《追鱼》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牛小艾获评全国首批“群文之星”,动画片《搜救犬阿虎》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暨第十一届服装服饰博览会;公布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二批代表性传承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圆满承办中国跳水明星系列赛、第十二届世界杯花样游泳赛等赛事;体育彩票销售突破2亿元。第六次人口普查有序推进。优生促进工程扎实推进,0~3岁科学育儿指导中心获全省首家示范基地称号,顺利通过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创建验收。成功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市。完成《中共常熟地方史》第一卷编纂工作,出版《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常熟卷》。家电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成效明显,拉动农村直接消费超过10亿元,百姓得到补贴超过9000万元。圆满完成对口支援绵竹市土门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力支持玉树地震灾区,累计捐款捐物1560多万元。对口帮扶协作、档案、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坚持强基础、促稳定,社会环境不断优化。

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创建不断深化,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在全省名列前茅。省道德模范常德盛被中宣部列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加强,建成江苏省苏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常熟蒋巷基地。深化“平安常熟”、“法治常熟”建设,被命名为省法治县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五五”普法工作通过全国普法办考核验收。全力做好世博安保和校园安全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刑事发案率压降5.4%。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启动消防调度指挥中心建设,组建市镇两级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认真开展问题乳粉清缴、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食品安全监管得到加强。深入推进依法治访,建立和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全力排查化解热点难点信访问题,信访形势总体稳定。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依法组织开展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有效促进基层民主建设。清理公布1990年以来政府规范性文件2561件,梳理公布行政权力4924项;大力推行行政指导,全面实施行政处罚网上公开运行,被确定为省依法行政示范点。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383件。加大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力度,试点市级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综合评价,实施工业建设工程联合竣工验收,开通12345便民服务热线。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审计监督,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有效加强。

各位代表,201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句号。“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不动摇,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全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开创了常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过去五年,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395美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5.5%和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6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1倍,年均增长13.4%。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2.4∶60.7∶36.9调整到2∶56.2∶41.8。农业产业化基地日益壮大,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比重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全面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累计完成工业投入超过1000亿元,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6家企业顺利上市,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功能配套日益完善,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群、核心竞争力强的规模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7.2%。服务业发展全面提速,逐步呈现出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贡献增加、特色优势更加明显的良好态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5%,服务业比重比“十五”期末提高4.9个百分点。

过去五年,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2%和11.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0亿元,比“十五”期末增加3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累计新增就业岗位33.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以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保与城保加快全面并轨,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被征(使)用土地农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5%,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8平方米和72平方米,人均期望寿命达80周岁,主要健康指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过去五年,是开发开放全面提速的五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72家,投资总额超100亿美元,落户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0家。累计实现注册外资81.83亿美元、到帐外资38.75亿美元,分别为“十五”时期的1.3倍和1.1倍。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6.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年均增长80%。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7家、中方境外协议投资额9151万美元,完成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2.5亿美元。服务外包稳健起步,拥有商务部注册外包企业35家。加强对外宣传推介,与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效。

过去五年,是改革创新不断突破的五年。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显著进展,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确定为首个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固定调研联系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企事业单位改革纵深推进,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市政公用等社会事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投入大幅增加,“十一五”期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按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3家,其中国家级1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比“十五”期末提高17.6个百分点。龙芯产业化取得突破,龙芯电脑在全国13个省份推广应用。注册商标总量、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数量均居全省同类城市首位。专利授权量累计达11282件,是“十五”时期的8.9倍。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和教育部“蓝火计划”首家试点城市。

过去五年,是城乡面貌明显变化的五年。城乡规划实现全覆盖,建成区面积由113.5平方公里扩大到13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70%,比“十五”期末提高7.7个百分点。城乡路网、供气、供电、环卫、污水处理、绿化、农桥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天然气用户达6万户;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70%;市域陆地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1%;新增变电容量132万千伏安,比“十五”时期增长59.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20.4%,COD、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16.1%和45.1%。先后实施尚湖、昆承湖、南湖生态修复和一批河道整治、疏浚工程,城乡水环境不断改善。城区空气质量逐年提高,空气优良率达96.5%。城区老住宅小区综合改造完成116万平方米,农村村庄环境整治完成2.2万户。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荣获首批国家生态市称号。

过去五年,是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的五年。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城市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建成蒋巷村、梦兰集团等一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成效明显,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两连冠。志愿者服务活动蓬勃开展,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10万人。无偿献血达9.4万人次。建成一批未成年人教育基地,暑期未成年人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品牌。“平安常熟”、“法治常熟”建设扎实推进,市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政务公开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常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来的丰富实践和积极探索,为我们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首位,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形成了一批发展载体,布局了一批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二是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优先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转变。三是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更加突出富民惠民,在城乡建设中更加突出便民利民,使城乡居民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坚持以城市现代化为引领,以城乡一体化为要求,统筹城乡一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确立“一城四片区”的城市空间格局,加快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社会文明一体化进程,使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更趋均衡、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融通更为顺畅,促进城乡互动、共同繁荣。五是始终坚持服务理念。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突破口,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效能,最大限度地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方便群众,提高各方面的满意度。

在充分肯定“十一五”期间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发展动力仍需进一步强化;推动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任务仍然十分紧迫;机关干部创新意识、进取精神、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十二五”发展目标和2011年工作安排

今后五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发展趋势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加快,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正孕育新的机遇;国内经济持续向好,经济结构转型步伐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有望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世界级城市群,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成为我国东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我市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城乡发展比较协调,已成为国内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新一轮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区域发展格局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以城市化和现代化引领的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经济社会管理进入转型攻坚阶段;日益趋紧的空间资源、环境容量和生产要素制约,对我们加快发展、改善环境、推进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国际国内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在应对挑战中抢占主动,在克服困难中增创优势,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坚持科学发展、弘扬城市精神、建设美好常熟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推进自主创新为主线,大力推进“工业立市、旅游活市、商贸富市、文化强市、科教兴市、生态育市”,重点实施创新驱动、民生优先、国际化、城市现代化、人才与文化强市、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努力把常熟建成同类城市中城市环境最为秀美、文化事业最为繁荣、富民强市最为协调的现代江南名城。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是: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城市形态新格局、社会管理新格局。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五年翻一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城乡发展更趋协调,城市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基本实现同步发展;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社会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并轨,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更趋完善,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普遍提高,社会和谐度、人民幸福指数继续处于全国前列。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一年。新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转方式、抓创新、重统筹、惠民生”为主线,把工作重点放在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力、争创发展优势、共享发展成果上,全力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城乡一体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赢得“十二五”良好开局。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超15%;工业总产值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进出口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与省控目标保持一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和COD、二氧化硫、氨氮及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新的一年里,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

按照“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升级、服务产业提速”的发展要求,坚持速度与效益并重、规模与质量并举,以项目为抓手,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定不移狠抓项目建设。坚持以大项目促结构调整,以好项目促产业升级,继续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有支柱产业,紧盯跨国公司和央企国企,力争再引进一批龙头型、旗舰型和带动型项目,确保注册外资20亿美元,到帐外资10亿美元,净增民资(内资)120亿元。深入推进开发区形态转型和功能创新,东南开发区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快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启动出口加工区转型综合保税区工作,新材料产业园继续提升载体建设和功能配套水平。充分发挥“两区两园”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力争在引进重大项目上有新突破。抢抓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机遇,主动接受大城市辐射,增强招商有效性,承接外溢产业。完善项目储备库建设,及早筛选、论证、储备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的项目,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提升项目成熟度。重点抓好奇瑞量子整车、丰田汽车研发中心、苏南重工、三一重工、亨通光电、中交盾构机、阿尔法重油、UPM增资、腾晖电力等一批优质项目建设,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提高要素保障水平,确保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收益。深入实施“1126”计划,鼓励企业实施增资扩产和战略重组,优化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成长空间和发展前景的地标型企业。加快企业上市步伐,鼓励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裂变发展,新增上市企业2至3家。

千方百计做强主导产业。紧盯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推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五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加快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点。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提升改造轻纺、服装、冶金、化工、造纸等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向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两头延伸。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聚焦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营,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深入推进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创建,提升质量安全水平。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效益”的项目投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快推进昆承工业园企业搬迁,深入开展“六小一无”行业专项整治,确保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一着不让增强创新驱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着力完善科技城、大学科技园、科创园功能配套,重点建设技术服务、科研成果交易、创新创业投资和社会化人才服务等公共平台。深入推进“科技镇长团”和教育部“蓝火计划”试点工作,深化校地合作长效机制,支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完善和落实激励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确保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3%。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平台,加快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努力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新增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再提高3个百分点。支持龙芯电脑在全国加快推广应用。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培养“双百双千计划”和建设人才强市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载体平台、创业环境,进一步健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注重人才引进与项目引进相结合,集聚一批掌握高端技术、具有管理经验和国际眼光的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

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层次。坚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促进服务业结构持续优化,竞争力不断提升。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支持区内融资担保、科技研发、检验检测等公共平台建设,提升集聚区要素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新增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家,苏州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家。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吸引国内企业集团设立区域性总部,鼓励本地企业建立总部,提高总部机构业务与本地产业的融合度。坚持离岸外包与境内外包相结合,重点打造东南和滨江两个服务外包集聚区,实现接包协议合同额、离岸执行额均增长50%。鼓励制造业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大力发展业务流程外包和信息技术外包,提高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水平。完善商贸网点规划体系,加快古城核心商圈、世茂新城商圈建设;加快服装城等有形市场业态升级,力争商品市场成交额达到1200亿元,其中服装城实现市场成交额750亿元。加快引进银行分支机构,有序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促进保险、担保、证券、典当、风险投资等健康发展。以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目标,促进旅游与文化、商贸、生态、城市化进一步融合,不断扩大在同类城市中旅游经济领先发展优势;全年旅游总收入力争达到250亿元。

二、突出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升城市功能形态,推动城乡互动、共同繁荣。

注重规划引领,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完成各镇总体规划修编和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初步构建“一城四片区”城市框架,形成“主城区—小城市—农村社区”三级城镇空间体系。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1~2020)修编和论证,促进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土地利用“三规”有机融合。着力构建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全力配合沪通铁路、沿江、通苏嘉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三环路快速化改造、支梅公路改建工程,启动支塘至董浜连接线、常昆线镇区段改建等工程,实施和莫路、长江路改建、湘江西路西延和环城西路二期建设,完成福支线、通支线道路黑色化,确保福谢线、董徐线一期等工程年内竣工。结合农村住宅置换商品房工作,及时调整并加快推进镇村公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工建设220千伏昭文变、剑门变等一批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500千伏常熟南变电站,打造地区220千伏核心环网。推进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辛庄、周行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启动虞山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加快主管网和小区收水管网建设。开工建设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加快城乡集贸市场升级改造步伐,推进供水维护、燃气入户等工程建设。完善城区防洪体系,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苏虞线航道整治、走马塘拓浚延伸、耿泾塘整治、福山水道南岸边滩综合整治工程,开展申张线航道改建前期工作。继续推进昆承湖、南湖生态修复,重点打造120平方公里核心生态圈,启动楔形绿地、琴湖休闲公园、古里红豆山庄建设,加快实施338省道、通港二通道港区段绿化工程,确保全年完成绿化面积1.8万亩,市域陆地森林覆盖率提高1.26个百分点,切实加快“绿色常熟”建设。

注重富民强基,构建农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加快村级财力建设,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力争村级可支配收入增长15%。积极借助镇村集体资产和财务信息化监管系统,加强村集体资产和财务信息化监管。进一步深化农村三大合作组织改革,鼓励支持合作组织参与城市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不断规范完善合作组织运作机制和内部分配制度,使股份合作经济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实现形式,股份分红成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基本途径。认真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有效推进村企挂钩合作,以建设现代农业合作项目为重点,鼓励和支持挂钩企业与挂钩村共同发展生态农业、品牌农业、高效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注重规模提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总面积10万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以锡太路高效水产养殖带为重点的5个万亩基地的建设水平。继续推进水稻产业化发展,坚持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村级集体经营,引导发展米业合作社,使水稻产业化成为集聚农业生产要素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载体。加快中心粮库(储备库)建设,确保练塘、大义两个骨干库秋粮收购前投入使用。以龙头企业建设带动基地生产,以基地化生产带动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现代农业经营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对高效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全年新增高效农业3.5万亩,其中新增设施农业1万亩,新建节水灌溉面积9260亩,高效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至80%。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力度。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开拓名特优农产品网上展销、交易洽谈、网上订购和支付等功能,加快建设农产品生产、运输、消费一体化平台。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型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等载体,加强与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对接,加快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实用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深入推进农业向二产三产延伸,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展农民增收新渠道。

注重建管并重,提升城乡管理水平。继续推进琴湖片区、文化片区、黄河路片区建设,规划设计高铁新城,加快江南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二期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工程建设,实施档案馆和城建房产档案馆迁建。有序推进古城保护改造,启动西泾岸、南泾堂历史街区保护性改造,实施县南街、方塔园四期、石梅广场综合改造,完成文庙恢复二期、和平街立面整饰工程。围绕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城区步行系统,建设便民自行车公共服务系统,启动城区汽车天然气加气站建设;多措并举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和行车难、停车难状况;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启动高新技术产业园公交枢纽站二期工程,实现镇域公交全覆盖。实施46万平方米老住宅小区综合改造,开展城区危旧房解危改造工作,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8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2.4万平方米、人才安居住房13万平方米、人才公寓2.3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原七中等11个地块、73万平方米安置房工程,逐步实现被征收房屋安置零过渡。加强城乡土地资源统筹,加大存量土地资源整合力度,有序推进农村住宅置换商品房工作,全面落实年度置换计划和置换商品房建设规划,完善安置房小区功能配套。加快推进撤村建居工作,妥善处置土地、农房及集体资产;完善城中村改造规划。加大流域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及农村环境保护等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加大生态文明村和低碳社区创建力度。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加快组建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提升物业管理综合水平。深入推进城乡大环境综合整治,坚决遏制违法建设行为,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

三、突出民生改善,进一步开创美好常熟新局面。

全面落实改善民生各项举措,加快社会事业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巩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协调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实施《常熟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一步优化全市教育布局,提升教育发展内涵;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加大公办园创优力度,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办园,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建成常熟国际学校,启动建设报慈小学及幼儿园、汇文小学、崇文实验中学、梅李高级中学,规划建设滨江小学及幼儿园等;调整职业教育布局,优化专业设置,构建“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办学模式;启动实施外来工子弟学校三年提升行动计划,保障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市一院滨江院区、市二院传染病分院、市三院竣工投用,市中医院扩建、市二院支塘院区、市血站迁建等工程开工建设,辛庄、古里卫生院迁建工程基本完成;完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制订新一轮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加大社区卫生人才引进力度。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文化需求;深入实施“文化产业三年发展规划”,加快资源整合,加大政策扶持,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5%,努力形成“一核多区”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支持发展数字高清电视,启动互动点播电视;办好第三届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暨第十二届服装服饰博览会,进一步打响“江南文化”品牌;完成庞薰琹美术馆维修扩建;力争有15个以上文化遗产项目进入国家级、省级行列。启动城市片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承办好各类赛事,繁荣体育竞赛市场。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深化0~3岁科学育儿工作,健全人口计生执法队伍,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扩大就业作为利民的根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激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高度重视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落实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措施,确保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其中面向本地劳动力3万个。深入推进“一镇一品”促就业创业活动,加快古里针织、梅李经编、支塘无纺等品牌建设,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对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认真实施《社会保险法》,加大外来务工人员参保扩面征缴力度,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全民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纯农人员农保转接城保工作,完成转接3万人。全面开展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催建催缴,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进一步提高职工购建房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养残为基础、以社区照料为依托、以机构养老养残为辅助,各类为老为残服务组织协调发展的养老养残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各类困难群体救助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450元和400元。完善对各类困难群众的救助政策,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水平。继续实施好慈善救助项目,增强慈善基金支出公开透明度,推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市民教育,开展城市单位、社区与农村结对共建活动,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进程。继续抓好农村“新风杯”竞赛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常德盛先进事迹活动。大力发展志愿者事业,打响常熟志愿服务品牌。继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以法治文化建设为特色,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深化“平安常熟”建设,推进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完善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和运作机制,逐步实现规范化、法制化。深入开展劳动关系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建立劳资纠纷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扩大评估覆盖面,努力做到“应评尽评”。加强依法治访,着力解决突出信访问题,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深化肉菜粮放心工程,逐步建立肉类、蔬菜流通可追溯体系。加强物价调控监管,保持市场价格总体稳定。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社会管理重心向社区延伸,稳定社区队伍建设。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高危生产领域隐患治理和专项整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建立防灾减灾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妥善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

四、突出转变职能,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围绕建设务实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创新政府运行机制,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坚持解放思想,创造性开展工作。善于用创新的思维想问题、办事情,用改革的办法攻坚克难,用市场机制解决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对看准了的事、有利于发展的事、群众欢迎的事,要奋力开拓,敢担风险,大胆突破。坚持与时俱进,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发展规划和工作思路,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把握政府工作的规律性,使政府工作体现时代性、具有前瞻性、富有创造性。

坚持转变职能,打造良好发展环境。深化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推进网上审批,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现公文传递电子化。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进一步加强行政指导,认真落实行政复议工作责任制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积极运用调解、和解等方式解决行政争议,坚持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更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继续加大项目全程跟踪和审批服务力度,全面实施工业建设工程联合竣工验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依法规范行政审批,切实为各类市场主体和市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优良环境。

坚持求真务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改进经济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执行力提升年活动,以打造效能常熟为目标,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落实的各项制度和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全面实施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综合评价,强化行政问责,确保政令畅通,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对各类重大项目,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看准了就要想方设法快上早上;各项重点工作,确定了就要言出必行、行则必达。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坚持反腐倡廉,塑造人民公仆良好形象。政府公务人员要牢记执政宗旨,增强公仆意识,做到清正廉洁。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廉政教育机制、权力监控机制、纠风长效机制、有效预防机制和从严惩戒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全面落实廉洁自律各项制度和规定,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常熟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新的历史阶段。面对使命,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必胜信心。让我们在中共常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同心同德,务实进取,扎实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美好常熟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