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2023年度常熟市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的通知

时间: 2023-07-19 14:37 来源: 常熟市科技局 访问量:
【字体: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虞山高新区(筹),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建设更高品质“江南福地”,按照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作用,根据《常熟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的有关规定,现启动2023年度常熟市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设置基础研究计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软科学研究4个专项计划。为做好本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方式

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采取自主申报、归口管理部门初审推荐方式。各申报单位按照项目指南(详见附件)自主申报,并提交申报材料。归口管理部门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筛选、推荐,并在有关材料上签字盖章后报市科技局相关科室(中心)受理审核。

  二、申报流程

1.项目申报。申报单位登录常熟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云平台(网址:http://kejiju.cszhcs.cn/在线填报项目信息表、项目申报书并上传相关附件,待审核通过后统一用A4纸打印,按封面、科研诚信承诺书、归口管理部门推荐表、项目信息表、项目申报书、附件顺序,一式2份装订成册。

2.申报时间。本年度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网上申报时间为2023712日至8917:00;纸质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202381117:00,逾期不予受理。

3.材料报送。地点: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项目管理部(常熟市海虞南路85号南楼202室),联系人:贺湘甜 52777737项目申报咨询QQ群:548343547;申报系统技术支持:王磊  15961810571

市科技局相关业务科室联系方式:

1)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科 李佳  52777510

2)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业)项目:成果科 叶青  52776926;成果部 康琦  52827307

3)基础研究计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社会发展)、软科学研究项目:资配科 邵玉萍  52795645

附件:1.2023年度常熟市基础研究计划(医学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指南

2.2023年度常熟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业、社会发展)项目指南

3.2023年度常熟市科技成果转化(揭榜挂帅、碳达峰碳中和、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项目指南

4.2023年度常熟市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指南

常熟市科学技术局 2023710

附件1

2023年度常熟市基础研究计划

(医学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指南

一、支持重点

坚持以疾病防治需求为导向,围绕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点病、多发病、常见病的基础医学机制、临床诊疗问题以及重大传染病防治、老年人健康、残疾人康复等领域,在发病机制、干预靶点、药物研发、中医药现代化等方向开展医学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关键技术研究,攻克一批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原创性的新技术新方法和健康管理新成果。

二、资助额度

本计划分为医学创新应用基础研究和公共卫生应用基础研究两类,资助经费一般不超过5万元。

三、指南方向

Y1001 医学创新应用基础研究

Y1002 公共卫生应用基础研究

不限定项目研究方向,根据医学学科申报代码表(附件)中的专科类别自行确定研究方向,不在代码表中的医学领域相关课题不予申报。

四、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须是在我市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必须附单位间签署的合作协议。

2.同一单位中青年科技人员(198311日出生以后)申报的项目在该类项目中的比例不得少于50%,同一单位不得将与在研项目内容相同或相近的研发项目再次申报本计划项目。

3.涉及人体研究、实验动物、人工智能的项目,应严格遵守科技伦理、实验动物、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等有关规定的要求。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负责人不能申报当年度市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列入常熟科技信用档案不良记录的;截至20236月底,承担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应结未结的;未按要求完成科技统计的。

5.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经费管理试行包干制,只编报项目经费预算总额,无需编制项目支出预算科目。项目负责人在承诺遵守科研伦理道德和作风学风诚信要求、经费全部用于与本项目研究工作相关支出的基础上,自主决定项目经费使用。

6.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202371—2026630日)。


附件

医学学科申报代码表

序号

名称

序号

名称

序号

名称

1

疾病预防与控制

21

泌尿外学科

41

药学(药物学、药理学)

2

公共卫生

22

儿外科

42

检验诊断学

3

消化学科

23

中医学

4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4

心血管内科学(心内科)

24

中西医结合学科

44

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5

内分泌学科

25

中药学

45

核医学

6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6

眼科学

46

放射医学

7

肾病学科

27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

47

超声学科

8

神经内科学

28

口腔医学

48

输血学科

9

血液学科

29

妇科、生殖系统\围生医学\新生儿

49

药剂学科

10

肿瘤学

30

儿科学

11

老年医学

31

骨科学\运动医学

12

传染病学科\感染性

疾病学

32

急重症医学\创伤\

烧伤\整形

13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

病学

33

麻醉学

14

医学免疫学

34

介入医学

15

皮肤病与性病学

3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心理学

16

全科医学

36

地方病学\职业病学

17

普外科

37

法医学

18

胸心外科学

38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9

心血管外科学

39

营养学科

20

心脏大血管外科学

40

护理学


附件2

2023年度常熟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农业、社会发展)项目指南

一、农业

(一)支持重点

1、推进省级农业高新区创建。加快推进农高区创建,重点支持区域内设施农业、智慧生产及生物功能技术的引进和研发,提升农高区产业创新水平以提高创建竞争力。

2、提高现代种业发展能力。突出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和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加强动植物优异性状基因挖掘、育种材料创制利用和突破性新品种选育,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3、推进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认真落实《常熟市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高水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要点》工作任务,加快推广绿色、环保、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相融合,推进绿色农业及高效丰产种养技术应用,聚焦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培育智慧、生态农业示范场景,提升科技对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支撑水平。

(二)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为常熟市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为第一申报单位在职人员,并确保在职期间能够完成项目。同一项目负责人限报一个项目。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单位和个人不能申报新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有常熟科技信用档案不良记录的;截至20236月,承担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项以上应结未结的;没有完成科技统计的。

3.申报单位须为项目建设与运行的主体,有明确的应用实施地,每家企业限报1项。同一单位以及关联单位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研发项目同时申报不同的竞争择优类科技计划。

4.本计划不支持纯应用基础类研究项目。

(三)组织方式与资助额度

组织方式按《常熟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修订)》操作。鼓励主报单位联合科教单位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联合申报,其中省农高区示范工程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50万元,其他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5万元。鼓励承担单位加大自筹经费投入力度,对承担单位为企业的,市财政资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预算的40%

(四)指南方向

1、省级农业高新区创建专题

围绕省农高区创建中数字化升级要求,重点支持区域内设施农业、智慧生产及生物功能技术的引进和研发,以提升农高区农业生产与管理装备的数字化水平。

N1001 农业智能化装备及设施关键技术

N1002 智慧农业信息化系统集成与示范

2、现代种业发展专题

重点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突出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以优质、高效、多抗、有机等为育种目标,加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攻关和农业重大新品种选育,培育以地方特色品种开发为主的种业企业,保障种业自主可控。

N2001 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科技示范

N2002 地方特色品种培优及新品种选育

3、乡村振兴绿色农业技术专题

围绕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废弃物协同处理、农业绿色高效丰产多目标协同等技术方向,突出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需求,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N3001 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技术

N3002 绿色高效丰产种养技术

N3003 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应用示范

(五)其他要求

1. 省级农业高新区创建专题申报对象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及示范区建设主体或主建单位委托的建设单位;项目采取定向支持方式,符合条件的单位与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对接,由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负责推荐申报。乡村振兴应用示范项目(N3003)以行政村为主体申报,须联合高校院所或企业进行联合申报,且须有核心技术应用示范。其他项目申报对象为本市农业企业或农业推广站所。

2.项目开始时间为202371日,结束时间为2025630日,育种类项目可延长到2026630日。

二、社会发展

(一)支持重点

本计划分为重点示范项目、面上项目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三类。

1.重点示范项目

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发展问题,在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和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与综合示范,让科技创新惠及百姓生活,为常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面上项目

针对我市社会发展领域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有运用价值的目标产品。主要支持对我市社会发展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关系民生、受益人群多、技术集成度高、具有在全市进行应用推广价值的项目。

3.民生社会领域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聚焦我市在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热点社会发展领域,重点布局科研创新平台,打造全市社会民生领域平台载体建设新路径。

(二)申报要求

    本计划由归口管理部门审查推荐,每家企业限报1

1.重点示范项目原则上支持我市政府部门或所属企事业单位、乡镇(板块)、村委会等主体在我市社会发展领域开展应用示范的项目,有具体应用实施场所。

2.面上项目鼓励项目承担单位联合科教单位通过产学研合作联合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应提供相关合作协议。

3.民生社会领域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申报单位须为我市政府部门或所属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三)资助额度

重点示范项目资助经费一般不超过20万元;面上项目资助经费一般不超过10万元;民生社会领域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资助经费一般不超过10万元。企业承担的项目市财政资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新增投入的40%

(四)指南方向

1.重点示范项目

S1001 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S1002 区域污染防治技术创新及应用示范

S1003 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应用示范

S1004 基于大数据的社会综合治理应用示范

S1005 其他民生领域重大创新技术应用示范

2.面上项目

S2001 低碳、降耗、节能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S2002 大气、水、土壤、噪声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S2003 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研究

S2004 燃气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S2005 生物多样性培育、利用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S2006 职业危害防范与治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S2007 基于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民生科技应用研究

S2008 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S2009 文化传承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S2010 灾害监测预警、防御及应急救助技术应用研究

S2011 其他民生领域创新技术研究

3.民生社会领域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S3001 民生社会领域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通过建设一批民生领域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对我市民生科技、人才培养、科研管理水平提升及社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申报条件:

1)科研平台建设思路清晰、主攻方向明确。

2)拥有与平台主攻方向相匹配的原值50万元以上的研发仪器设备,以及相匹配的专门用于平台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经费。

3)平台所依托的学科或团队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专职研发人员不少于5人,鼓励通过设置科研助理等形式提升研发能力。

4)拥有或授权使用本技术领域内相关的知识产权成果不少于5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不含外观专利)。

5)医疗卫生领域建设的科研创新平台主要研究方向所属医学学科原则上应为苏州市级以上重点学科。

实施方式:采取“成熟一家建设一家”的方式,由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提出建设方案,归口管理部门审核推荐申报。项目名称应为常熟市xx(学科或重点技术研究领域)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平台,项目立项后,纳入科研平台载体序列进行管理,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并择优推荐申报上级科研平台载体项目。

(五)其他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为常熟市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事业类高校原则上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参与项目;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第一承担单位在职人员,并确保在职期间能够完成项目。

2.企业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申报的重点示范项目须与我市有关政府部门或所属单位签订应用示范协议,有具体应用实施场所。

3.项目名称和研究内容应符合常熟市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定位要求,重点示范项目名称为研究内容+应用示范、面上项目名称为研究内容+应用研究同一单位以及关联单位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研发项目同时申报不同的竞争择优类科技计划。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负责人不能申报当年度市级社会发展项目:列入常熟科技信用档案不良记录的;截至20236月底,承担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应结未结的;未按要求完成科技统计的;已获得财政支持相同或相似项目的。

5.重点示范项目、面上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2年(202371—2025630日),民生社会领域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202371—2026630日),3年期满按相关规定进行验收。


附件3

2023年度常熟市科技成果转化(揭榜挂帅、碳达峰碳中和、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

项目指南

2023年度常熟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按照揭榜挂帅专项、碳达峰碳中和专项以及重点产业创新方向开展,着力集成转化一批科技成果,提升自主创新和承接转化先进技术成果的能力。

一、揭榜挂帅专项

(一)支持重点

聚焦重点产业创新集群方向,致力于解决制约技术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技术攻关能力提升。

(二)支持对象

在常熟市内注册的、符合产业创新集群主攻方向的科技型企业,具体要求有:

    第一类: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承诺并保障创新研发项目的研发总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

    第二类:各级领军人才企业或初创型科技企业,拥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8%以上,拥有支撑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3项以上,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0%,承诺并保障创新研发项目的研发总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

    第三类:不在上述条件范围内的企业,如确实对产业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有需求的,且符合本市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方向的,可以一事一议的方式予以支持。

(三)实施程序

1)任务定榜。聚焦重大攻关需求,设计研发任务。通过公开征集需求、专家凝练榜单等程序,部署2项揭榜挂帅任务。

2)挂帅揭榜。鼓励符合支持对象所列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与具备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创新人才(团队)等围绕指南方向与要求,积极开展申报,其申报书的研究内容须涵盖指南中该任务的所有考核指标。

3)评审论证。市科技局组织对揭榜攻关方案进行评审论证,形成揭榜挂帅方案,纳入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4)挂帅实施。项目承担单位与市科技局签订科技项目合同书,与共同参加项目实施的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项目攻关,项目实施过程参照《常熟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修订)》有关规定执行。

5)验收资助。项目完成攻关任务后提出验收申请,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参照《常熟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修订)》有关规定进行验收,视验收情况给予资助。

(四)支持方式

对于揭榜挂帅项目按其研发投入金额的10%比例,给予最高200万元的研发经费支持。分两个阶段进行:在挂帅实施阶段,按支持额度的30%予以支持;在验收资助阶段,根据验收情况兑现剩余资助资金。

(五)定榜任务

C1001 新能源汽车压铸一体化模架用钢研发和产业化

需求目标:研究合适的化学成分配比,精确控制化学成分波动范围,减少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确保单位面积的硬度均匀性;研发有效的锻造方法,确保大厚度截面的模架锻件得到压实;针对模架大吨位、大厚度截面的特性,研发适合该钢种的加热及热处理方式和曲线,进行模架淬透性的研究,确保表面及心部均达到一致的硬度;

考核指标:屈服强度800MPa,抗拉强度950MPa,冲击韧性30J/cm2S≤0.003%表面及心部硬度均匀,达到30-33HRC

C1002新型全自动硅基负极材料烧结辊道炉系列研发应用

需求目标:针对目前锂电池负极材料主流技术产品存在的市场饱和、瓶颈制约、应用狭窄的问题,研究开发新型全自动负极材料烧结辊道炉及配套系列,抢占市场高地,填补该领域国内短板;设计制作全自动负极高温烧结辊道炉与全新的外循环线配套,实现全自动化、保证温度稳定;研究开发纯硅和二氧化硅合成技术,形成硅氧负极材料前驱体;通过粉碎、分级、表面处理、烧结、筛分、除磁等工序制备制成硅氧负极材料。

考核指标:最高工作温度:1250,使用温度:1100;炉温稳定度:±4;表面温升:≤50;控温精度: ≤±1;设备运行噪音:≤85db(A)

二、碳达峰碳中和专项

(一)支持重点

围绕可再生能源替代、重点领域节能减排、能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瞄准关键节点开展核心技术研究攻关与转化。

(二)支持方式

围绕项目指南方向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对企业开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转化项目进行后补助,项目经费最高支持额度为100万元。

   (三)支持对象

企业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且近三年享受过税务部门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四)支持领域

C2001 大规模高电流密度制氢技术、长距离氢能运输、超大容积高压储能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

C2002 金属离子电池长时间储能技术,高功率锂离子、双离子储能电池短时超频储能技术

C2003 大面积柔性钙钛矿电池,高效低成本晶硅电池、薄膜电池等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

C2004 大容量高电压风电机组及关键部件、深远海风能利用、海上漂浮式风电组网等关键技术

三、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专项

(一)支持重点

面向经济主战场,重点支持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整体发展实力。

(二)支持方式

围绕项目指南方向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对企业开展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行后补助,项目经费最高支持额度为50万元。

    (三)支持对象

企业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或者有效高新技术企业,且近三年享受过税务部门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四)支持领域

1)汽车专项

C3001 新能源车整车智能化集成及轻量化设计及制造技术,分布式驱动电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固态激光雷达等电机、电控关键技术及部件

C3002 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车载操作系统、智慧座舱、能源管理、车规级芯片、云控系统平台、环境感知与信息交互等汽车执行与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

C3003 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底盘、高比转速驱动电机等汽车执行与控制关键技术

2)新材料专项

C4001 高端光电子材料、柔性电子材料、半导体激光器材料、新型显示材料、高性能传感器材料等新型电子材料的制备技术

C4002 高温合金与特种合金、高强高韧铝合金、高性能镁合金、高性能钛合金、高强度特种钢、新型软磁材料等新型结构材料制备技术

C4003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C4004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高纯度单晶硅片、高功率密度封装及散热材料、高纯度化学试剂、高端光刻胶等关键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3)人工智能专项

C5001 智能传感器、微型射频滤波器、高精度频率元器件、工业级插件和连接器、嵌入式电阻等关键电子元器件与3D显示、柔性显示、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研发

C5002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人机交互、人体机能增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脑机接口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及装备和数字融媒体、元宇宙、空间音频等先进数字文化科技关键技术研发

C5003多模态人机自然交互、机器人智能操作系统、多机器人协同作业等关键技术研发

四、申报条件

1.项目第一申报单位为常熟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每个单位限报1个项目。全面实施科研诚信承诺制,项目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及附件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负责,在申报时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严禁科研不端及失信行为。项目负责人须为项目申报单位的在职人员(与申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确保在职期间能完成项目任务。

2.项目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或与高校、科研机构有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拥有能保障项目实施的技术和管理团队,有规范的研发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要具有较高的资信等级和相应的资金筹措能力,资产及经营状况良好,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

3.申报项目须符合指南支持领域和方向,研究内容和目标必须具体、先进、可考核,在实施期内能够完成相应指标,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或技术标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国家新药、一级中药保护品种、软件著作权等)。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等。

4.常熟市科技成果转化(揭榜挂帅)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其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2年,确保在实施期内完成项目任务。

5.企业申报的项目经费不超过项目总预算的30%,不得以政府资助资金作为企业自筹资金来源。

6.联合申报的项目,必须附单位间签署的合作协议。

7.属于以下任一情形的,不予受理:

1)有本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在研项目(未验收)的项目负责人和企业;

2)已有项目申报本市科技计划(或人才计划)的单位或项目负责人;

3)近三年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或项目负责人。

五、项目材料要求

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根据项目类型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复印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等证明材料;

3.近三年享受过税务部门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证明材料;

4.上年度财务报表;

5.知识产权证明(如专利受理通知书、专利证书、著作权证书、实施许可或转让协议等);

6.根据项目类型提供对应的建有研发机构和各级领军人才等证明材料;

7.为充分反映企业或项目的基础条件,还可提供:测试(检测)报告(时效2年之内)、用户试用意见、技术合作协议、生产许可证、环保证明、ISO认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拟上市(拟挂牌)企业批文等其他证明材料复印件。

附件4

2023年度常熟市科技计划

(软科学研究)项目指南

一、组织方式  

1.项目分为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两类。面上项目由申报单位根据指南自主选择申报,市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3万元;重点项目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和年度重点科技创新工作组织申报,市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

2.项目实行后补助支持方式,重点支持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的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单位根据项目指南研究方向要求,先申报软科学研究项目,待审核通过后开展研究,并于9月底提交正式研究报告。市科技局将于10月组织专家对研究报告进行集中评审,择优立项支持并给予经费资助。

二、支持方向

(一)面上项目

1、开放创新与区域创新

R1001 常熟深度融入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与重点举措研究

R1002 长三角地区联合推进技术创新与资源共享的实施路径

R1003 常熟精准化科技招商引智模式与政策研究

R1004 常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路径研究

R1005 新形势下常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路径研究

2、产业创新与企业创新

R2001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动产创融合路径研究

R2002 推动具有常熟特色的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模式研究

R2003 创新型企业协同培育路径研究

R2004 加强科技领军企业培育的路径研究

R2005 龙头企业打造重大创新平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创新生态与载体建设   

R3001 常熟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与赋能的途径研究

R3002 常熟促进初创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政策研究

R3003 常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R3004 常熟新型研发机构赋能地方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R3005 常熟推进“名城名校”战略、深化校地合作协同创新路径研究

R3006 常熟推进产创融合“十百千”平台载体建设工程路径研究

4、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

R4001 常熟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R4002 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R4003 常熟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脉络研究

R4004 创新驱动医疗卫生领域高质量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R4005 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研究

(二)重点项目

R5001 推动常熟市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发展路径研究

R5002 苏州市域一体化背景下常熟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建设路径研究

R5003 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路径研究(细分到具体产业领域)

R5004 推动常熟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R5005 常熟打造创新型县(市)标杆的路径研究

R5006 科技支撑常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路径及对策研究

三、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为常熟市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调查、分析和研究。

2.申报单位可直接申报指南所列选题,也可在指南选题范围内自行拟题。

3.申报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相应的研究基础及相关课题研究的工作积累。

4.同一项目负责人限报一个软科学项目;已承担往年国家、省级、苏州、常熟市级立项的项目,不得以相同内容重复申报当年度市级软科学项目。

5.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负责人不能申报当年度市级软科学项目:列入常熟科技信用档案不良记录的;截至20236月底,承担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应结未结的。

四、其他事项

1.项目研究报告应立足常熟,涉及主要研究问题、现状分析、调研案例、实证研究及对策建议等内容,实证及调研的文字篇幅应占总篇幅的50%以上。对策建议部分应具有科学依据,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引用或提供的数据应以近两年数据为主,并保证真实性和权威性。研究报告字数控制在1万至1.5万字之间,并包含调研记录及800字左右的内容摘要。

2.项目研究报告在提交前请完成文稿查重检测,以使用维普硕士论文检测系统检测为准,全文重复率在20%以下,避免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3.项目承担单位对外出版、发表和宣传软科学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和专著等),应标注常熟市软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字样。

4.软科学研究项目经费管理试行包干制,只编报项目经费预算总额,无需编制项目支出预算科目。项目负责人在承诺遵守科研伦理道德和作风学风诚信要求、经费全部用于与本项目研究工作相关支出的基础上,自主决定项目经费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