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庄镇

时间: 2023-08-31 16:27 来源: 常熟市人民政府 访问量:
【字体:

【概况】辛庄镇位于常熟市西南部,以镇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为准基点,处东经120°40′21″,北纬31°32′27″,东接沙家浜镇,南毗苏州市相城区,西邻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北与尚湖镇、莫城街道接壤。区域面积104.26平方千米,下辖20个行政村、4个社区、1个农场,户籍人口75761人,常住人口106282人。2022年,辛庄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38亿元,比上年增长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8亿元,比上年下降10%;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规模以上企业154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0.69亿元,比上年增长6.79%,实现利税总额16.54亿元;完成服务业开票销售收入79.32亿元,比上年增长29.11%;进出口总额完成13.23亿美元;到账外资1437万美元。

【经济发展】辛庄镇拥有新能源、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2022年,辛庄镇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20.7亿元,同比增长12.08%载体建设成效显著,漕河泾绿洲芯城一期主体封顶,中科天洲、星润一期顺利竣工,星润二期、漕河泾人才公寓地块完成挂牌辛庄镇创晋(辛庄)智能制造产业园入驻企业19家,实现开票销售收入7.4亿元,入库税金2195万元,亩均税收实现22万元。产业项目高效推进,加快数字经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布局,全年新签约项目43个,总投资达88亿元;小牛自动化、领尚科技等18个项目顺利开工,汤恩智能、彩光科技等11个项目正式投产,金巴蜀电子、保时来科技、润强机械等12个项目成功落户。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年完成“智改数转”项目136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高企有效拥有数达9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3全年累计完成超千万技改项目46个,工业技改投资10.39亿元。科创优势加速厚植,2022年,辛庄镇新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新增省企业技术中心2家、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培育省瞪羚企业1家、苏州市瞪羚企业8家;有效申报国家级人才5名,新认定苏州市双创领军人才5名、常熟市双创领军人才5名;加快与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对接,达成产学研有效合作20项;南京理工大学-常熟技术转移中心、苏州高铁北城先导示范创新中心众创空间孵化平台在辛庄落户揭牌。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66万亩,粮食产量达4540万斤,新增高标准农田池塘9066亩,改造面积位列全市第一,“退草还田”工作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央媒点赞;朱家桥优质稻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桃园村“田美乡村”示范点建成验收,新增常熟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智慧农业生产场景”1家、“智慧农村”示范村2家,“辛庄青虾”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辛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纳入《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目录》,现代渔业产业园被认定为第七批苏州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社会事业】2022年,辛庄大道城市化改造完成预工可招标,G524辛庄段整体通车,张桥西环路、长禧路北延、星湖路建成通车,漕河泾绿洲芯城一期配套路网启动优化。辛庄中学一期工程、桐辛护理院竣工投用,启动升级完善全镇中小学照明与空调设施,升级改造教室450间,辛庄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加速推进,发热门诊竣工启用。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60人。完成工业企业风险报告1193家,升级智慧电梯289台、智慧叉车630台,完成小餐饮场所“全电厨房”改造283家。PM2.5年平均浓度25.9微克/平方米,关停“散乱污”企业点位253家,整治提升666家。谋划打造G524东侧田园综合体,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深化“五治融合”,118个村(组)千村美居”点位开工建设,109个村(组)通过市级验收,建成苏州特色康居乡村20个。辛十条2.0”“辛风礼堂”模式在全市推广,大力推进“全民创建日”“路长制”“一联七助”创建活动,在全市首创“宅基管家”村庄自治队伍,获得《新闻直播间》《新华日报》等媒体报道。

特色条目2022年,辛庄镇抢抓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机遇,立足“城市向南”发展格局,全面启动苏州高铁北城建设,与中电建签署《苏州高铁北城综合开发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确定“特许经营+联合开发”模式,完成第一阶段特许经营招投标工作。邀请国内知名专家、院士精心编制片区城市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基本稳定。加强与苏州高铁新城协同发展,签订两翼联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产业互动、规划互通、优势互补。与相城区渭塘镇、北桥街道等地深化毗邻协作发展,围绕社会治理、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对接,设立协商议事机制,形成区域联动共治模式。推动干部共育,与苏州高铁新城(北河泾街道)共同举办“双城联动一起向未来”年轻干部青训营,推动干部干事创业与市域一体化发展大局同频共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