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地头走向幸福小康

海归“企二代”情系农业

时间: 2020-08-10 08:54 来源: 常熟市融媒体中心 访问量:
【字体:

文/融媒记者冯碧珩

对江苏绿品食品配送有限公司来说,今年又是一个发展的关键期。副总经理李玲近期格外忙碌,为了招标写标书甚至忙到凌晨。前阵子生产基地人手紧缺,她也下田忙管理,人都晒黑了一圈。说起现在的状态,李玲连声说,过去可没想过自己会从事农业生产,而且还干得这么充满激情。

被动入行结缘农业

李玲年少时唯一一次做农活,是16岁那年的秋天。正值农忙,父母让她去乡下帮奶奶收半天稻谷。那感觉太糟糕了,让她对农业生产好感全无。“又累又晒,沾了一身的稻茬碎粒,冷水一冲痒得发疼,真的不想再有那样的经历。”李玲回忆说。

后来,她前往英国留学,学的是金融专业,更不会想到今后会与农业打交道。毕业归国后,她帮父母经营一家小店,收入不高,但日子过得悠闲。两年后的一天,她父母让她前往新创办的江苏绿品食品配送有限公司报到,从基层做起,在检测、验收岗位就职。

李玲的父母靠做餐饮发家,当年在事业起步时,夫妻俩就本着安全健康、诚信经营的理念,对食材品质严格把控。考虑到企业今后发展的需求,2013年初,夫妻俩创办了江苏绿品食品配送有限公司。公司直接与基地对接,从源头上保障食材的品质。为了让李玲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夫妻俩决定让女儿承担检测、验收的重任。李玲理解父母的初衷,她知道父母希望她踏实工作,和他们一样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满足,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于是,她开始了与农产品打交道的日子。

初尝胜果兴趣渐浓

一上手,李玲就发现工作节奏有点快,让她感觉有点累。为了保证配送食品的质量,母亲钱瑞珍要求公司每天从凌晨开始进行商品分拣配送服务。这样,李玲必须在凌晨2时30分起床,3时赶到公司,对所有食品进行质量检测,一直要忙到早上六七点钟才结束。这样的时间安排对年轻人来说无疑是种挑战,为了保证准时到岗,李玲告别了夜间的娱乐生活。一次因朋友盛情邀请,她参加了晚上的聚会活动。一群年轻人玩得开心,聊天唱歌直到凌晨2时才散。要强的李玲不好意思旷工,聚会结束后直接赶往公司,坚持完成了当天的检测任务。

除了做好早上的检测工作,李玲还担负着联系基地等任务。也是出于对配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考虑,钱瑞珍决定从本地的农业园区、绿色生产基地上采购蔬菜。但是因为公司采购量少,不少基地对他们不感兴趣。因此,刚开始的采购工作并不轻松,李玲得一家家跑,与对方反复沟通,确定订单,保证货源。在重重把关下,绿品的产品检测通过率达到了100%。

品质稳定并没有带来销售的大幅提升。因为公司刚起步,名气小,不少企业对公司持观望态度。半年后,转机到来。为了确保学生用餐安全,常熟面向全市招标,绿品成为了20多家竞标单位之一。李玲正视公司作为一家新企业的现状,精心准备竞标材料,用数据说话,展示公司产品的品质。竞标当天,李玲准备的材料和她进行的现场介绍征服了所有评委,公司以高出第二名20多分的优势顺利中标。

这次成功中标让李玲对她的新工作兴趣渐浓,积极性也更高。而且经此一役,绿品也打响了牌子,不少外资企业、大型公司开始主动与他们接洽。如今,绿品每年为150多家企业提供配餐服务,日提供餐次超7万人次,2019年销售额达9750万元。

躬耕沃野实现梦想

2019年,公司的发展到了关键时期。已经是公司副总经理的李玲开始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究竟是向外拓展业务,还是延伸产业链?正在李玲举棋不定之时,有合作伙伴向绿品推荐了一块待招租的土地,建议绿品自建基地进行生产。李玲与母亲一合计,觉得建高标准农业生产基地,生产优质农产品正是企业今后发展的目标。母女俩决定承包那块330多亩的农田,投资2800万元成立江苏康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基地上建设大棚设施、外遮阳系统、喷滴灌系统、仓储加工车间、设施农业物联网等配套设施,向科技要效益。

建设期间,李玲公司、基地两头跑,多年与基地打交道的经验让她对种植管理特别重视,她要求基地上的技术负责人严格控制投入品的质量,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进行生产。标准高,投入自然也高,不少人为李玲担心——绿品配送所需的量有限,这样种出来的蔬菜进入农贸市场能有价格优势?李玲却充满了信心,她凭借产品品质打开了上海的销售渠道,基地上种植的蔬菜直接进入上海的超市。“此前因为暴雨蔬菜价格上涨,农贸市场毛白菜的批发价每公斤在6元左右,我们基地上的每公斤批发价超过8元,实现了优质优价。”李玲说,现在还有销售商主动上门,表达常驻基地直接收货的意向。

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李玲的劲头更足了。一有空她就跑到基地上了解蔬菜的生产情况,查看采摘区的准备情况,查看展示仓储加工一体区的建设进度。她还早早地规划起基地今后的发展方向,计划逐步建立有机种植区,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带动当地蔬果种植业走向产业化,带动农户实现增收。

李玲与母亲为实现农业梦而奋斗的激情打动了家人,当初不看好农业的丈夫如今已经考取农机驾驶证,成了基地上的农机手,能在大棚中熟练地操作翻耕。李玲自己也准备抽时间去考张农机驾驶证,在田头细细品尝劳作的充实和丰收的喜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