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给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回信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成效,交流经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促进群众文明素质提升,提高全社会文明水平。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常熟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县级市代表作经验交流,常熟市委副书记、市长秦猛作交流发言。
秦猛在发言中表示,常熟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民互动”原则,聚焦体系建设、管理机制、习惯养成三个关键,构建“全流程”处置体系,健全“全方位”管理制度,推动“全社会”习惯养成,积极探索县域垃圾分类路径。
垃圾分类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挂念的“关键小事”。2023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的重要回信中指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近年来,常熟市始终将垃圾分类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施策,加强科学管理,夯实基层治理,构建生活垃圾全流程闭环分类处置体系,奋力书写生活垃圾分类“常熟答卷”。
1、加强科学管理 构建“全流程”处置体系
前端设施覆盖“全”。全市717个小区撤除2万余个投放点,高标准新改建清洁屋1060个,配备洗手、除臭等便民设施。
中端收运力量“足”。配备收运车辆3000多辆,形成328条“公交式”收运线路,严格落实分类收运。推进“两网融合”,构建城乡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实现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
末端处置能力“强”。建成焚烧设施2座,处理能力2700吨/天,实现了其他垃圾全量焚烧;厨余垃圾多种模式协同处置利用,处理能力550吨/天,实现了分类后的厨余垃圾全量处置利用。
2、坚持精准施策 健全“全方位”管理制度
完善机制保障。实行市、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两级专班实体运行,贯彻落实所在地级市《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制定设施配置标准、作业规范和实施细则等30多个规范性文件,配套日常督导、执法检查、警示曝光等机制,推动工作落实落细。
科学评价问效。健全市、街道、社区三级评价体系,并纳入部门和属地绩效考核,压实管理责任。定期评价小区分类成效,实行ABC分级管理,对薄弱小区结对帮扶。
智慧监管赋能。建立投收运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平台,源头安装抓拍、语音提醒、计量监控设备,有效监管分类质效。收运车辆安装GPS,实时管控运行线路、时间,提高收运效率。
3、夯实基层治理 推动“全社会”习惯养成
坚持党建引领“核心”。市委组织部牵头建立四级党组织联动机制,市、街道两级党组织与社区“共驻共建”,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桶边督导。
强化基层治理“重心”。建立社区、业委会、物业、志愿者、居民的“五位一体”联动机制。
突出宣传引导“靶心”。开展全媒体宣传和多样主题活动,创办线下课堂、线上云展馆,打造街道特色研学线路15条。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编印主题读本拓展趣味课堂,组织小小督导员、分类观察行等课外实践,组织家校联动活动,带动家庭和全社会共同参与。
垃圾分类贵在坚持。常熟市将对标先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绣花精神巩固提升分类成效,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新成效。